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唐医王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赚钱的和赔钱的

第十八章 赚钱的和赔钱的

    过去的几年里,李元嘉真拿出了不少的好东西。

    不过要真是认真去数一数的话,能赚钱的能有几样?曲辕犁和翻车就不说了,和铁锅、桌椅一样,根本就不可能用来赚钱,几乎全都是赔钱的买卖!

    说白了,李元嘉就是在做贡献而已。

    比如说铁锅,这东西真要是做好还挺麻烦,因为原材料和冶炼、铸造的工艺并不是很过关,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去打磨。但是本质上讲,他也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够够得上的,说白了就是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含量要是高的话,也不至于在宋朝就流行开来。

    李元嘉能做的,就是让炒菜普及的时间稍微提前一些而已。

    所以韩王府的工匠们能做,其他工匠肯定也能做,只是可能效率上会低一些,成本会高一些而已,需要“研”的时间久一些而已。

    至于说桌椅板凳什么的,就更没技术含量了,牵扯到的只是脑洞大小和大家的生活习惯而已。

    曲辕犁和翻车也是一样道理,木匠们想要仿制并不是很难。

    所以在这个没有专利法的时代,李元嘉要真的想用这些玩意儿赚钱,就只能用他亲王的身份去压制那些敢于仿造的家伙们。

    但是这样的话,就要看李世民的态度了。

    所以对赚钱本来就没什么兴趣的韩王,自然就不可能阻止别人,甚至还会大大方方的把自家的技术拿出来共享,随便用随便造。

    要说技术含量高的话,还是要属蒸馏酒,改进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什么的,但是这几样的话……

    反正在李元嘉看来,能不赔钱就算不错了。

    活字印刷就不用多说了,李元嘉甚至怀疑自己这辈子能不能见到回头钱;至于说蒸馏酒这玩意儿,在小农经济时代他能想到的客户群,恐怕也只有长安和洛阳城中的贵族和富户们,因为其他人根本就买不起!而考虑道高度酒的口感和这个时代人们的习惯,李元嘉觉得想要让唐人爱上烈酒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有赚钱希望的,白纸可能算一个。

    质量好,成本低,多多少少还是能赚到的。但是还是那句话,大唐现在就那么点人口,日常需要用纸的也就那么点儿人,你能指望他们一年消耗掉多少张纸?造得少了还行,一年几万乃至十几万张,韩王纸肯定能成贞观年间顶级白纸的代表,至少达官贵人们肯定还是愿意用的,但是如果造的多了……

    除非韩王府能打造覆盖全大唐的销售渠道,否则赔钱那是板上钉钉!

    可是就凭这年头的交通条件,你想覆盖全国?

    逗呢?

    李元嘉唯一敢想的,其实就是一个长安,一个洛阳,外加一个潞州而已。长安和洛阳是因为城市大,权贵和富人多,铺设销售渠道的成本不高,而且潞州那边纯粹就是因为自己的弟弟李灵夔。

    所以造纸作坊那边,李元嘉的原则就是不赔钱即可……

    其实前面说的那些东西都是一样的情况,只要不赔钱,或者赔的不算多,李元嘉都能接受。

    还有那棉花,同样也是如此。

    想用棉布取代丝绸和麻布,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哪怕大唐皇帝大力支持,棉花的推广恐怕也要以十年为单位!因此就算李元嘉搞出了效率极高的织布机有什么用?先不说种植棉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小农经济时代的消费能力考虑过没有?

    这样盘算下来,其实给李元嘉赚到钱的就是一样!

    十三香!

    十三香是推出的时机比较好,正好是铁锅炒菜在长安、洛阳城中流行的节骨眼上。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大唐刚建国的那几年了,权贵和富商们之中奢靡之风虽然还没有大盛,但是对于美食的追求也已经开始抬头。

    再加上香料不容易变质,在这个时代本来就可以当成货币使用,才让李元嘉看准时机赚了笔大的……

    因此在李元嘉的心里,自己做了那么多东西,真正能赚钱的,或者将来能赚钱无非就是那几样,比如说十三香,比如说玻璃,再比如说海水晒盐和茶叶。

    十三香是已经赚完了,就是一锤子的买卖。

    当长安和洛阳的市面上出现了好几种十三香,而且口味上也不算太差的时候,李元嘉就直接下令终止了。除了每年做一些自己用之外,再不打算向外售卖。

    海水晒盐,李元嘉只是打算推一把,并不打算当成将来赚钱的正事儿,至少不会长久的赚下去。因为他知道这样东西的重要性,

    所以李元嘉真的敢碰的其实就两样,一个是茶叶,一个是还没有成功的玻璃。

    只不过……

    这年头茶叶才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能享受它的人很少很少,也就是南方的士族以及寺庙里的和尚们。就算李元嘉卖力推广,恐怕也要几十年去培养大家喝茶的习惯。

    所以茶叶和烈酒一样,李元嘉就指望着从蛮邦那里赚上一点了。

    算来算去,也只有还在研中的玻璃才是李元嘉心中能赚钱的东西。

    而且还是能赚大钱的东西!

    玻璃饰品和玻璃容器什么的都是小事儿,因为并不是必需品,不见得就能竞争得过陶器、瓷器,所以关键是李元嘉让韩成他们已经开始研的镜子,那才是未来的一个大金矿。

    到时候只要做好保密措施,谁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接下来就是垄断大唐的市场,扩大产能,把镜子卖到吐蕃、突厥、高丽、日本等国家,然后再经过阿拉伯的商人们,卖到欧洲……

    “咦?干嘛要让他们卖过去?”

    想到这里的时候,李元嘉突然一皱眉头,心中泛起了一个心思:“镜子这种东西体积小,价格昂贵,不正好是开拓对外贸易的最佳商品么?到时候组织起一只马队,如果有可能的话,几十年后说不定还能搞一只船队出来,6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齐头并进,岂不是个大好机会?”

    想来想去,李元嘉的整张脸都开始放光了……

    ……

    这北京的鬼天气,降温也太快了……感冒,头疼,这一章自己都觉得乱得很,大家凑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