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小霸王(策行三国)在线阅读 - 尾声

尾声

    大吴九年,春正月。

    蜀王曹操战败归降,天下太平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传遍益州。

    虽然不少益州大族的家主被迫投降,但放弃一切田产的条件还是让很多人犹豫不决。

    正月中旬,左都护孙尚香、右都护孙翊由南北两个方向,向成都进军。所到之处,大族、豪强心有不甘,普通百姓箪食壶浆,夹路相迎,甚至有人抱怨他们来得太晚,可能赶不上春耕。

    见民心如此,大族、豪强也只得认命,拱手交出土地。有一些人不认命,激起民愤,大部分被当地百姓围杀,少部人逃入山中,负隅顽抗。由于大部分有实力的世家都追随曹操作战,先后战败,精锐损失一尽,是以反抗虚弱,几乎没能给吴军造成任何实质性的麻烦。

    孙尚香、孙翊一路进军,一路重建郡县体系,太守、县令长几乎都被调任,尤其是郡尉、县尉等武官,全部从军中抽调得力人员,既是对他们之前功劳的报酬,也是加强地方控制,追剿那些逃入山中的大族。

    当然,名义上,这都是临时安排,等上报朝廷后,再由朝廷正式任命。

    正月末,孙尚香、孙翊会师成都。

    孙策收到消息,溯江而上。二月中,到达成都,接见益州百姓代表,检阅军队,论功行赏。

    左都护孙尚香破汉中,取巴西、广汉诸郡,会师成都,封冠军长公主,增邑八千户,与前共万户,使持节,驻关中。

    右都护孙翊破南中,取犍为、巴诸郡,会师成都,封定远侯,增邑八千户,与前共万户,使持节,暂驻蜀郡,待益州稳定后,移驻南中。

    安南大都督太史慈、安东大都督甘宁,平交州,取汉昌、越嶲诸君,虏士爕兄弟父子,增邑八千户,与前共万户,持节,驻兵交趾休整。

    天竺大都督周瑜取牂柯,取巴郡,虏曹仁,增邑四千户,与前共六千户,持节,驻兵巴郡休整。

    安西大都督鲁肃,佐定凉州,增邑三千户,与前共五千户,持节,进驻武威休整。

    陆逊、诸葛亮、荀攸、贾诩、吕蒙、高顺、蒋钦、潘濬、贺齐等人作战有功,各有封赏。

    祖郎不幸阵亡,赠辅国将军印绶,谥威侯,其妻封诰命,其子祖景嗣侯。

    中领军黄忠平定汉中,取巴西,破江州,有功,增邑三千户,与前共四千户。

    徐晃、徐庶、邓展、文聘等人征战有功,各有封赏。

    关羽增援黄忠部,斩夏侯惇,先登江州,破鱼复,有功,封汉寿亭侯,食邑八百户,擢升偏将军,由天竺大都督周瑜节制。

    前将军朱桓,后将军张燕,左将军吕范,右将军朱灵,水师督麋芳,破曹操有功,依功封县侯、乡侯,增邑五百户至两千户不等。

    其他将士、谋臣,各有封赏。

    ——

    三月,孙策溯西汉水而上,至凉州。

    安西大都督鲁肃率武都督马岱、金城督阎行迎接。孙策与马腾长谈,拜马腾为卫尉。

    四月,孙策至临洮。贾诩、牛辅、董越联名上书,请为董卓平反,孙策命翰林院祭酒蔡邕作文书丹,为董卓立功过碑,一论董卓平定羌乱之功,一论董卓乱政为虐之过,以诫后人。又因贾诩等人之请,以牛辅次子改姓董,承董氏后。

    五月中,孙策至关中。除了与左都护孙尚香会面,商讨军务,孙策还与太中大夫荀彧长谈,转荀彧为益州牧,全面负责益州的新政推广事宜。

    吴国新政中,不设州牧之职,刺史也只负责监察,不负责行政。益州新定,诸般事宜复杂,需要一个全面统筹之人,孙策特设州牧一职,以五年为限,五年后新政完成,罢州牧,调荀彧回京任职。

    荀彧今年四十三岁,五年之后是四十八岁。州牧与九卿并列,荀彧在外历练近十年后,回京至少位列九卿。如果不出意外,他甚至有机会拜相,位至三公。

    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量身打造的捷径。

    荀彧感激不尽。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请求,愿意让出食邑,请孙策封给刘协子,让刘协能够血食。

    孙策哈哈一笑,对荀彧说,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他一个妥善的安排,让叔同能够安心。

    五月末,孙策出武关道,返回南阳,又顺水而下,入江,转道洞庭湖。大会君臣、贤良文学,宣布亲征圆满结束,天下归一。此后将专注内政,恢复生产,进一步推进新政平稳运行。

    首相张纮、计相虞相联名发布统计报告,汇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虽然大战消耗了大量的钱粮、开支,但是益州、贵州收复,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明显,如果调度得当,依然有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

    考虑到荆楚两州为平定益州付出的巨大代价,孙策除了减免荆楚两州的两年租赋,还给予了一定的经营特许,让他们从新平定的益州、贵州中获取一定的利益补偿。为大军提供钱粮较多的家族、个人,也进行了相应的封赏,以平息荆楚大族的怨气。

    虽说如此,但大战带来财政伤害还是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易言战的人少了很多。

    大军休整,立功、伤残的老兵退役,新兵应征入伍。兵力被大幅度削减,尤其是以向外开拓为目标的左右都护、五大都督的兵力被再一次确认,总兵力控制在十万以内。全国总兵力控制在三十万以内,以减少军费开支,休养生息。

    为维护地方稳定,由退役的将士和应征的后备役组成治安队伍。人数依各郡情况而定,总人数控制在人口的百分之一以内。依照当前的人口,大概有四五十万,平均一郡四五千人。

    ——

    六月中,孙翊、孙尚香赶到长沙,参加初伏祭祖。

    长沙王孙权作为东道主,当然要尽地土之谊。他行动不便,不过有国相刘先协助张罗,他要做的其实非常有限,就是迎来送往。

    有资格让他出迎的人,除了孙策,也就是孙翊、孙尚香了。

    孙翊、孙尚香先到洞庭行营与孙策见面,孙权也特地赶到行营,顺便拜见孙策。

    自从受伤返回长沙以后,他一直没和孙策见过面,哪怕孙策返回洞庭已经有半个月,他也只是派使者来贡献,本人托言伤势未复,一直没有露面。

    孙策也没什么反应,佯作不知。

    兄妹几人再见,都有些感慨。孙权、孙匡早就封了王,孙翊、孙尚香却因为尚在国境之内,不能封王,目前的爵位还是县侯。见到孙权、孙匡,不免要打趣一番。

    孙匡无所谓,孙权多少有些尴尬,却还是忍着,和孙翊、孙尚香说笑。

    说了一阵,孙翊收起笑容,像小时候一样用手指头捅捅孙权的肋下,压低了声音说道:“二兄,问你一件事,不准生气啊。”

    “说吧,我可不保证不会生气。”孙权笑道。

    “摩天岭之战的战报看过了?”

    “当然。”孙权的笑容有些不太自然,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孙翊的目光。

    “有什么收获?”

    孙权不安的眨眨眼睛,看看孙翊,又看看孙尚香。孙翊目光殷切,孙尚香却有些冷淡,但还算掩饰得好,并没有太明显。

    孙权迟疑了好一会儿。他不知道孙翊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征益州的所有战报,他都仔细看过,甚至不止一遍,所有的战事都刻在他的脑子里,包括他的大树岭之战。

    他当然清楚是自己太急,中了黄权的诡计,但他已经受到了惩罚,不仅被夺了兵权,还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以后就算想从政也不太可能了。

    那孙翊为什么要问?而且看这样子,似乎他还是有备而来,并非随口一问。

    就是为了炫耀?不太像。从刚才的言谈举止来看,孙翊已经沉稳了很多,不再是那种有点成绩就到处炫耀的人。

    “收获很多,不知道你想问哪方面?”孙权强笑道。

    “想问哪方面?”见孙权装模作样,不正面回答孙翊的问题,孙尚香心中来火,没好气地说道:“就想问问你有什么经验教训,还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孙权心中一动,心跳突然加速。他佯作不解。“再犯?我还有机会再犯吗?”

    “不会。”孙尚香站起身,一甩袖子,出去了。

    孙翊没走,似笑非笑地打量着孙权。孙权面红耳赤,讪讪地笑了两声。“叔弼,你看,我这个兄长哪里还有半分颜面可言,你们俩都来开我玩笑,更何况他人。”

    孙翊直起身,歪了歪嘴。“小妹说得没错,你是不会有机会再犯同样的错。不过究竟是你有所领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还是没有机会犯同样的错,还是有些区别的。”

    孙权心中狂喜。他听懂了孙翊的意思,激动得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一把抓住孙翊的手。“叔弼,这是皇兄的意思吗?”

    孙翊盯着孙权看了片刻,摇摇头。“是我和小妹的意思。”他顿了顿,又笑道:“二兄,不是做弟弟的张狂,有一句话,我真心想提醒你。如果不中听,你可不要生气。”

    “你说,你说。”

    “富春孙氏本不是什么世族,能有今天,全赖父亲勇猛,皇兄英明,才得了天下。如今虽说天下太平,可是要那些世族真心承认我孙氏,恐怕还需要些时日,所以皇兄什么权都可以放,兵权绝不会放。他一个人管不了那么多,必然要依赖你我兄弟。如果你堪大用,他怎么会不用?”

    “呃……”孙权无地自容。

    “我没有别的意思。”孙翊自知失言,连忙解释。“皇兄不是否认你有用兵之能,他只是担心你能否指挥万人以上的大战。你征战多年,应该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孙权紧闭着嘴唇,沉默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叹息道:“你说得没错,皇兄说得也没错,我能力以限,不是能指挥万人的大将。这是天赋所限,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

    “这就对了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不是能指挥的人多就一定好。你应该清楚,像平定益州这样的大战毕竟不多,以后天下太平,大战更少。就算是征战海外,也不是每个蛮夷之国都能和益州相提并论,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万人规模的大军。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两三千人的精锐反而更有机会。”

    孙翊拍拍孙权的肩膀。“你以往的战绩中,这样的胜绩还是不少的。”

    孙权若有所思,连连点头。他想了想,随即又道:“叔弼,那我该怎么办?”

    孙翊咧嘴而笑,挑了挑眉。“你知道关云长的故事吗?”

    ——

    初伏日,孙策莅临孙坚祠,参与祭祀。

    函封的士燮兄弟首级被摆在孙坚的灵位前。曹仁从交趾退却后,士家兄弟再也不是太史慈、甘宁的对手,全部被杀,无一漏网。

    孙权在孙坚灵前放声大哭,追悔当年孟浪,以致孙坚阵亡。

    他一边哭一边说,伤心欲绝,上气不接下气。

    见孙权幡然醒悟,如此自责,吴太后又高兴又心疼,泪珠儿忍不住下落。有心为孙权求情,又怕孙权不能长性,将来故态复萌,再闯出祸来。这次运气好,只是断了腿,下次也许就送了命。

    祭祀后,孙权上书请罪,言辞恳切。

    孙策对孙权的态度表示赞赏,却一直没有进一步的表示。

    孙权也不气馁,用心研读战报,并将研读心得写成文章,公开发表。他又将孙坚、孙策历年战事编纂成集,绘制图表,加以解说,先后写了十几篇文章,获得了包括朱儁在内的不少宿将赞誉。

    他的努力最后收获了回报。

    七月初,孙策班师回建业,召孙权到行在,兄弟俩谈了一次。具体谈了些什么,没有外人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孙权随驾回京,主持编纂春秋以来战史。初步估计,需要三年左右。

    ——

    八月,孙策返回建业。

    孙策下诏,召集三公九卿、内三院商讨政务,主要针对建国以来的政务、军事得失进行研讨,调整大政方针。随着秋收结束,各郡县的上计吏陆续赴京,参与研讨,献计献策。

    很快,孙策公布了对蜀国君臣的安排。

    曹操为谯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驻京师,奉朝请。入职枢密院,为祭酒副。

    曹昂为卫将军,统兵千人,属中军。

    陈宫为蜀相,封雁鸣亭侯,食邑两百户。

    曹仁、曹洪等人皆得封侯拜将,食邑三五百户不等。

    相比之下,益州籍的文武收获寥寥,资格最老的张任、严颜位不过偏将军,黄权、狐笃等人只是校尉、都尉。消息一出,益州人勃然大怒。他们不敢非议朝廷,却对曹操父子恨之入骨,大骂他们坑了益州人。

    有人当众扬言,要刺杀曹操,为益州枉死的百姓报仇。

    曹操称病不朝,闭门谢客。

    曹昂上书自免,请求回府保护家人,被孙策严辞否决。无奈之下,曹昂只得委托曹真、曹休保护曹操。其实建业城的治安很好,所谓刺杀曹操也只是嘴上说说,实施难度极大,尤其是曹操闭门不出的情况下。只是这种被人盯着的日子实在不好过,曹操明知孙策在整他,却无可奈何。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半年多。

    ——

    大吴十年,三月初二,上巳节的前一天,曹操正在院子里望天,曹真来报,陛下驾临。

    曹操吃了一惊,盯着曹真看了又看,确认曹真不是开玩笑。

    曹真哭笑不得,正想解释,门外响起爽朗的笑声,孙策大步走了进来,挥挥手,示意曹真退下。曹真不敢怠慢,躬身施礼,退了下去。

    孙尚英闻讯赶来,向孙策行礼。孙策和她寒喧了几句,又和曹琬聊了聊,也让他们退下了。

    “曹卿,过得还好吗?”孙策笑眯眯地看着曹操。

    “好得很。”曹操一摊手,故作潇洒。“赖陛下恩赐,衣食无忧,儿孙绕膝。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人生至乐,不过如此。”

    “当真?”

    “陛下面前,岂敢虚言,句句属实。”

    孙策微微一笑。“还是袁将军说得对,你嘴里没真话。”

    曹操不以为忤,大笑道:“陛下,你说的那个袁将军也没几句真话。”

    “你小心些,也许他半夜就来找你理论。”

    “臣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敢来。”

    面对脸皮超厚的曹操,孙策倒也没什么办法。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封文书,递给曹操。曹操接过,却没有立刻打开,疑惑地看着孙策。

    “陛下,这是什么?”

    “玉门军报。”

    “玉门?”曹操眉头微皱,打量着手中的军报。“陛下,臣对玉门事务一无所知,怕是不能给陛下任何有益的建议。”

    “不要急,先看看再说。”

    曹操没有再推辞,打开军报看了一遍。军报的内容并不复杂。

    不久前,赵云出居延,与刘宠、牛辅合兵出击,大破鲜卑。这一战总体而言,战果甚佳,但刘宠的收获却不大。一是他本人年纪大了,不太适应长途奔袭的劳累,跟不上赵云、牛辅等人的节奏。二来他麾下的刘氏子弟大多从小骄生惯养,如今形势变了,他们不得不自力更生,虽说努力,毕竟不如那些从小习惯了辛苦的士卒耐战。

    一场大战,刘宠收获不多,损失却不小,意识到玉门督这个责任对他来说太重了,上书请旨,要求致仕归老,请朝廷别派能将。

    曹操看完,疑惑不已。“陛下以为臣可任?”

    “你觉得呢?”孙策打量着曹操。曹操今年五十一,但身体很好,可能和他这十几年一直猫在益州,没有经过太多的恶战有关。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比历史上活得更久一些。

    曹操沉吟不语。他的确心动,但是玉门太远了,他又这把年纪,去了还能不能回来,他心里没底。

    孙策又道:“曹卿知道朕与刘宠的约定吗?”

    曹操摇摇头。

    “朕与刘宠约定,十年之内,玉门之外由他做主。十年之后,他需要迁徙到葱岭以西。当然,在他向西迁徙的这十年内,朝廷会尽力协助他,为他提供粮草、军械,丝路上的利润也会优先供应他,让他能养活自己。按照计划,如果可能,三十年后,他可以在葱岭以西再建刘汉。”

    曹操很惊讶。“再建刘汉?”

    “天下很大,百年之内,不可能尽为我大吴所有。与其留给蛮夷,不如给刘氏一个机会。当然,朕只提供机会,不保证他们一定能成功。”

    “三十年后,刘汉若能再兴,谁为天子?”

    “如果一切顺利,十年后,朕会将叔同之子送到西域。”

    曹操略加思索,一口答应。“臣愿去。当初臣便立志为朝廷荡平凉州,封侯,拜征西将军,如今蒙陛下恩赐,一偿所愿,岂能推辞。与其将这十年荒废在建业,不如去西域一搏,报献帝知遇之恩。纵使马革裹尸,也不枉此生。”

    孙策早就知道曹操会答应,放声大笑,调侃道:“这时候不说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了?”

    “臣此去,要读天地之书,射西北天狼。”曹操也放声大笑。

    ——

    三月末,曹操起程西行,远赴玉门,曹仁等人随行。

    诏书公布后,刘巴主动请缨,愿与曹操同行,一起去西域打拼。

    益州牧荀彧、蜀郡太守陈宫收到消息,也上书请诏,请求随曹操西征。

    孙策一一应允,置酒为曹操壮行。

    曹操一路西行,队伍不断壮大,不少心念汉室,或者自觉在新朝难以出头的人纷纷加入曹操的队伍,想去西域一展身手,赌一个前程。

    ——

    《大吴通鉴》节录:

    大吴十一年,经过一年多休整的五大都督再次起程,向外开拓。

    大吴十二年,安南大都督太史慈平定日南,建安南水师。安东大都督甘宁以夷洲为基地,乘船入海,东南行二千里,所过屠戮。

    秋,长沙王孙权主持修纂的战史完成,共三十卷,五十余万字,图文并茂,深受欢迎,被列为各地讲武堂必读书目。孙权因功,转东瀛王,统兵八千,由三韩渡海,入东瀛邪马台国,其妻巫山神女与倭女王卑弥呼斗法,不分胜负。孙权遂以立足东瀛,其余小国不服,孙权麾兵征讨,各有胜负,连年不休。

    大吴十五年,天竺大都督周瑜平定掸国,观海赋诗。

    大吴十六年,迁都洛阳,建五京。以洛阳为中京,建业为南京,蓟为北京,东海为东京,长安为西京。

    大吴十八年,天竺大都督周瑜饮马恒河,传檄而定天竺全境。

    大吴十九年,安东大都督甘宁征服爪哇,因杀戮过重,蛮夷反叛,甘宁受伤,不治身亡,夷洲以外皆反,东南开拓受挫,引发争议,并形成一个全国性上书议政,史称爪哇大议。

    大吴二十年,帝命右都护孙翊统兵出征,并以朱桓接任安东大都督,水师五万出征,平定东南叛乱。

    夏,曹操出葱岭,与贵霜战于两河之间,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冬,请诏立汉,为吴西藩,史称季汉,汉献帝子刘冯为帝,曹操为大将军。

    大吴二十五年,立皇嫡子孙绍为太子,前首相张纮为太傅,前御史大夫钟繇为少傅。

    同年秋,帝出海,到爪哇,与右都护、爪哇王孙翊会。

    大吴二十七年,帝巡天竺,与天竺大都督周瑜共叙当年事。

    大吴二十八年,左都护孙尚香出葱岭,与季汉联兵。

    大吴三十年春,左都护孙尚香与帕提亚二十万战于咸海西岸,对峙半年。秋,汉大将军曹操奔袭帕提亚蛮夷义从,子曹彰先登,焚其辎重。帕提亚军乱,孙尚香趁势进兵,火烧连营,斩首七万。

    帕提亚崩溃。

    大吴三十五年,东瀛王孙权遇伏,临阵战殁,子孙登请诏内附。

    秋,皇长子、征东大将军孙捷率部东征。冬,以水师五千大破倭兵于大海之滨,筑城,为东京。

    大吴四十四年元旦,帝传位太子,乘巨舟出海,不知所踪。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