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真不是谪仙人在线阅读 - 第221章 状元之位,花落谁家

第221章 状元之位,花落谁家

    那一夜,烟花灿烂,耀眼夺目,你说真心共凡尘。

    那一夜,御剑而来,邀我问月,我问君心愿娶我?

    那一夜,月光清冷,彼此拥抱,互不相望天破晓。

    那一夜,成为京都城内众多少女神往的浪漫故事。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

    热闹的年关也在鞭炮和烟花声中度过。

    而当下,整个南唐最令人瞩目的便是春闱,而最让京都那些大人物关注的便是楚逸。

    按照南唐科举制度,进入崇文馆和国子监的人都属于享受特权的阶层,但崇文馆学生的待遇要比国子监的学生好上许多。而国子监的学生,他们通过监试后,才能获得参加进士和明经考试的资格,而且没有任何优待。

    崇文馆学生入馆后主要学习经史,学成后便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考试难度远低于普通读书人参加的科学考试。

    在《南唐六典》之中明文规定:“崇文馆学生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权高,试取粗通文义。”

    什么是粗通文义?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个皮毛即可。所以,与书院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种难度相比,简直可以用“赠送”来形容。

    在具体考试中,以“明经科”和“进士科”这两科为主,其中“明经科”主要是考“经义”,即以古代一些经典著作中的某一句话为题,让考生作文,阐述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简而言之,“经义”考试就是现代的“命题作文”。

    而“进士科”的考试,则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比赛诗词歌赋,天赋才华最重要,难度也最大。

    按照惯例,南唐“明经科”每届录取人数在三百人左右,而“进士科”则更为可怜,每年只录取五十人。两者加起来只有三百五十来人,总录取率不及参与考试人数的十分之一。

    虽然“进士科”难度大,录取率低,但相比比起刻板的“明经科”考试,更受天下读书人的青睐,究其原因升迁速度快。

    南唐创立以来,宰相和六部官员多由“进士科”出身之人担任。于是,南唐的官场之中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种说法。

    很多人都以为楚逸会选择“明经科”,毕竟他的恩师乃南唐“四贤人”荀真的入室弟子。但楚逸却偏偏选择难度最大的“进士科”。

    与他选择相同的,还有杨俊和温庭恺。

    杨俊虽未有官身,但在崇文馆内部备受推崇,其学识和品性深受赏识。在这次春闱中,与他争夺状元之位的只有楚逸一人。

    所以,京都这些大人物都在翘楚以盼,楚逸这次能否夺得状元?状元之位,涉及多方权力博弈的平衡。

    如果楚逸高中状元,那就更加论证众人心中的两个推测:一是陛下李世洵有意染指天机营;二是陛下有意将长乐公主许配给楚逸。

    而温庭恺,只因他的身份较为特殊,也成为京都不少人的关注对象。

    温庭恺的关系与楚逸极好,但之后选择离开,投靠相王李景泰,成为相王身边的红人。

    所以,朝中便有人猜测,楚逸是不是与相王之间有过什么盟约,否则温庭恺为何会投靠他门下,而不是楚王李景贞?

    如果相王与楚逸真有关系,那对其他人而言,就是他们争权夺利路上最大的障碍。

    但对温庭恺本人而言,他之所以选择离开投靠相王,主要在于他心里始终认为,楚逸如同日月,光芒万丈,耀眼夺目,而他最多也只是萤火之光。

    萤火如何与日月争辉?

    在楚逸身边,他自认为没有独立出头的机会,永远生活在他的庇护之下。

    在他身上,终究怀有寒门才子所特有的傲骨与傲气。

    永庆宫,御书房。

    本次春闱主考官正是礼部尚书蔡云培。

    蔡云培将本次春闱的拟中榜名单呈奏上来,然后把每个人的主要情况也一一做了介绍。

    约莫说了个半个时辰,才把这些人的大概情况说了一遍。

    李世洵听的很仔细,但期间没有问过一句话。

    当蔡云培说完之后,他便开始提问,而且问的很仔细。蔡云培不愧是官场老手,早已事前做好了完全准备,基本上解决了李世洵心中的疑惑。

    “这四百二十人名单中,有多少是朕的那几个儿子推荐的?”李世洵淡淡问道。

    蔡云培听的心弦骤然一紧,字字斟酌道:“回陛下,诸位殿下皆是爱才之人,即便有推荐之人,那也是主动为陛下分担压力,为朝廷精心挑选良才,实属难能可贵。”

    李世洵冷笑道:“那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蔡云培赔笑道:“陛下,微臣与诸位大人商议过,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本届春闱的学子质量要比之前两届高出许多。所以,今年榜单人数比往届要多出三十个名额。这些人,筛来筛去,实在没法划掉。”

    “朝廷用人,不能完全按照惯例来,该打破惯例时就要打破。真真实实做到,不及一格用人才。这次,朕看你们做的就很好。”李世洵神色坚毅道。

    “陛下圣明!”蔡云培开心笑道。

    李世洵笑了笑,关切道:“蔡爱卿这些日子辛苦了。”

    “陛下,微臣诚惶诚恐。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倘若微臣未尽职责,岂不是辜负陛下隆恩。再者,本届春闱之事,公主殿下亦是劳心劳力,大小事务,亲力亲为,这才保证最大程度选拔优秀人才。”蔡云培不敢贪功,自然把李景璇推了出来。

    李世洵会心笑道:“长乐做事向来思虑周全,井井有条,有她在后谋划,朕大可安心。”

    蔡云培笑着点头称是,随即话题一转,试探道:“陛下,公主殿下虽为女儿身,但亦有男儿之志,实乃朝廷幸事。微臣以为,公主殿下已到出阁之龄,陛下是否考虑册封为衡山郡公主,赏赐汤沐邑,以示陛下钟爱之心?”

    李世洵微微一怔,看着蔡云培沉声道:“朕若没记错的话,《南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这点,你这个礼部尚书应该比朕更清楚吧。”

    蔡云培胸有成竹道:“陛下方才所言,不及一个用人才。该打破惯例的时候,还要打破惯例。”

    李世洵沉默起来。

    他对李景璇宠爱有加,一方面来自她的聪慧,善解人意,能够很好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深得他心;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其母亲的愧疚,想在她身上给予足够多补偿。

    但对公主亲封这件事上,再往上推,历朝历代鲜有以名山大川作为封号。即便有亲封,也是在其出嫁时才会册封,并且赏赐汤沐邑。

    他身为南唐皇帝,若表达作为父亲对女儿的爱意,似乎也只有通过册封方能显示出来。

    “这件事,朕会考虑一下。”李世洵淡淡道。

    蔡云培心中已然有数,继续奏道:“陛下,这前三甲名单还有异议?若无异议,微臣就去办理开榜事宜。”

    在这份名单中,状元为楚逸,榜眼为杨俊,探花为温庭恺。

    “这个温庭恺是何人?”李世洵问道。

    “回陛下。温庭恺乃小楚大人的结拜兄弟,后不知何故,离开烟凌书院成为相王的门客。此人虽然相貌有点含蓄,但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才华出众,出手文章着实让人惊叹。”蔡云培如实道。

    “你有什么建议?”李世洵问道。

    蔡云培早已打好腹稿,沉吟片刻道:“陛下,小楚大人贵为天朗将,虽不在朝廷体制之内,但也算是位极人臣。小楚大人此次参加春闱,本就成为众人关注焦点。而且,许多人都睁大眼睛,看着状元之位究竟花落谁家?”

    “哦?他们如此关心状元是谁,居心何在?”

    蔡云培知道他揣着明白装糊涂,“陛下有所不知,小楚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无非是想用这个结果去论证之前的判断。”

    “什么判断?”李世洵冷声道。

    “恕微臣斗胆,本届春闱状元推荐为杨俊,榜眼为温庭恺,小楚大人为探花。如此安排,恐怕会让他们大失所望。但对陛下而言,这样却是最好结果。”蔡云培有意回避这个问题,直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李世洵微微笑道:“爱卿考虑事情全面,朕不及也。”

    “能够为陛下分忧,也是微臣应该做的。”

    “就这样定吧。另外,杨俊和温庭恺安排入翰林院,楚逸暂时让他赋闲在家,朕另有他用。”李世洵安排道。

    “是,陛下。”蔡云培拱手道。

    出了御书房,蔡云培心中的大石头落了下来,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这次幸不辱命,公主殿下的嘱托都一一落实下来。

    接下来,就是等着放榜。然后,自己就可以坐在自家院中晒着太阳,喝着暖茶,让他们再去费劲心思猜测陛下真正用意。

    偶尔当回棋手,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蔡云培忍不住哼起小曲,脚步轻盈地朝宫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