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秦晋出重手
房琯对杨行本没有好感,全赖于后者是奸相杨国忠的族侄,而杨氏五门又在马嵬坡兵变后下场极惨,作为既得利益者当然很不希望杨氏族人再度飞黄腾达。这是房琯内心深处的私心,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出于公心,在这个家族得失远甚于朝廷得失的时代,一旦杨氏族人重新掌权,对朝廷而言绝非好事。 而且,杨行本在火烧老马坡一役中,确确实实牺牲了五千神武军将士,如此不择手段,更使房琯对他的恶劣印象进了一步。 “老马坡一战歼敌精锐三万,诚然有功,然则杨二先有欺瞒上官擅自行事之罪,后又有不择手段以戕害同袍为代价,攫取军功的恶劣勾当,老夫认为,此风绝不可涨。如果大夫有意纵容,将来各军各将有样学样,神武军岂非就……” “老相公言之在理!老马坡一事中的功绩与过失,秦某定会仔细斟酌,对有违法度的事何人绝对不会姑息!” 房琯的话还没说完,秦晋就接过了话头,他也清楚杨行本这么做不管出于何种用心都开了极坏的先例。老马坡之战对于整个攻略洛阳的战事而言,可说是举足轻重,一夜间全歼尹子琦精锐三万余人,这就等同于干掉了叛军超过六成的精锐。换言之,尹子琦手中所存的已经是残兵败将,就算洛阳方面派来了征发的壮丁,也已经难有回天之力。所以,此战的功绩绝然不小。 可如果因为杨行本立有大功就对他欺瞒上官擅自行事的罪责予以姑息,就会给神武军上下造成一种错觉,不奉将令而擅自动兵并无不可,只要立下大功就可以一笔揭过。如此一来,神武军军纪森严的口子就算被彻底撕开了。 秦晋在考虑军中这些复杂的问题时,甚少考虑哪一方的对错,而对错实际上也没有一个严格的量化标准,说到底都是以各自的立场作出判断而已,所以他优先考虑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神武军的利益得失。 有了这一点作为准则,处置裴嗣状告杨行本一事就变得简单多了。 “裴二,你的冤屈秦某皆已知悉,秦某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绝不会让冤死者枉死,也不会让有罪者脱逃法外!” 他这么说就等同于做出了保证,一定会就杨行本不择手段利用裴嗣以及那一万军卒的事,给出个合理的交代。 既然秦晋都这么肯定的给予了保证,裴嗣还能说什么,觉得自己此行不虚,心下大慰,又激动的落下泪来。 片刻之后,让在场之人惊讶的是,裴嗣竟突然双膝跪倒在地正身决然道: “末将无令而擅离军营,触犯逃卒之律令,愿凭大夫依法责罚!” 秦晋也是一阵惊诧,但随即对裴嗣此人又多了些好感。 以秦晋的分析,杨行本和裴嗣之间的矛盾,或许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同在一军之中,不同家族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在常理之中。倘若没了争斗,一团和气才是咄咄怪事。以往,他尽可能的平衡神武军中各家族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以这种潜在的争斗被一团和气的假象所掩盖住了。 杨行本以裴嗣取代了原本计划中领兵的杨贽,这一点的确是说不过去的,如果说他没有私心,鬼才会相信。 至于裴嗣,在此之前,秦晋也不觉得他有多值得同情,之所以公开将事情公开闹大,归根结底还不是心里一开始就存了家族争斗的偏见? 因此,秦晋刚才言及不会让有罪者脱逃法外,自然也就包含了裴嗣。这无令而出营的罪名直等同与逃卒,按律是可以不经审讯而就地处斩的。 在秦晋追求之前,裴嗣能主动站出来承担罪责,至少证明他多少还是个有担当的人。秦晋素来不怕人有私心,且人之私心乃是人之常情,指望着人人“尽公不顾私”,那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所在意的是所用之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担当。 “秦某素来不敢于军中司法,你自去军法司投案吧!” 裴嗣再拜之后,起身昂首而去。 这一幕可把房琯看得有些发呆,裴嗣明明是来告状的,可一眨眼的功夫竟又亲手把自己推上了万劫不复之地。处置逃卒的刑罚谁人不知,到头来都是难免一死的,而且是可以不经审判而就地处决的。 如此,房琯不由得对裴嗣这个年轻人又多了几分敬佩之心,宁可自己一死也要告倒杨行本,仅仅这份甘于自我牺牲的尽头,一般人就绝难做到。一念及此,房琯下意识的看了眼秦晋,却见他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再想着些什么。 “大夫将如何处置杨二?” 杨行本家中行二,按照当时习俗,许多人便都以杨二相称。 秦晋淡然一笑,处置这件事,对房琯没什么好隐瞒的,便直言道: “杨、裴二人,秦某均要重处,决不轻饶!” 房琯又是一愣,紧跟着问道: “裴嗣受冤,难道不能酌情?” 却见秦晋竟忽而面露冷笑,反问道: “敢问相公,朝廷定立律令究竟是为了什么?天道、人心还是正义?” “这……” 房琯语塞了,这个问题过于诛心,让他如何回答、在这段时日里接触的秦晋一直温润如玉,典型的儒雅君子,可他今日此时目光中竟骤然迸射着一眼看不到底的冰冷,这使房琯暗感心中生寒。 见房琯张口结舌,秦晋却笑了。 “相公不愿说诛心之言,秦某来替相公说,制定律令,绝非为了什么天道公理,一言以蔽之,无非是为了朝廷稳定长久的存续下去!军中也同此理,哪个若不识大局,而在关键时刻做出有违军中团结之事,难道不该重处吗?” 房琯沉默了,就实而言,裴嗣和杨行本之间的龃龉,在他们两人之间未必没有大事化小的可能,然则裴嗣选择了最激烈的手段,一旦秦晋处置适当,对神武军而言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整个神武军都有可能以家族为分界出现严重的撕裂。 如果叛乱已经平息则罢了,现在正是平叛的关键时刻,倘若神武军因为裴杨二人的争斗而陷于内斗不息的局面,进而使平叛大业功亏一篑,难道这两个人能逃脱得了干系吗? 秦晋又道: “相公说秦某大仁不仁,不正是此理吗?” 房琯觉得自己被秦晋彻底说服了,可他又十分好奇秦晋将会如何处置这两个人。 “大夫难道当真要将裴杨二人斩首示众吗?” 秦晋似乎早就想好了答案,没有半分犹豫,答道: “皆处斩刑!” 房琯心中一凛,此时方知秦晋是何等的果决狠辣,裴杨二人绝非普通军将,如此说杀就杀,必然会面临来自其身后家族的压力。 秦晋对外表明自己不会干涉军法司执法,实际上军法司做出的任何重大处置均须通过他的首肯。而这一次,秦晋更是直接召来了军法司中五位负责人,当面授意。 裴嗣早上浑身带血的赶来,与此同时,裴杨二人的龃龉的传闻也已经开始扩散,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是以,秦晋处置起来也十分迅速,当日午时之后就责令军法司宣布处置结果。 召集军中众将宣布处置结果,当众宣布对裴杨二人皆处以斩刑之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呆若木鸡。他们只以为秦晋只是活活稀泥,板子高高抬起,轻轻落下而已,却想不到是动了真格的。 由此一来,军中不少人也是直冒冷汗,军中最忌讳的就是无令而擅自行事,近一年来神武军大规模扩军,军纪似有松动的迹象,现在忽而冒出了裴杨这两只出头鸟,无疑是给众人敲了一记警钟。 在这种心境之下,全场竟无一人为裴杨二人求情。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以秦晋言必信,行必果的作风,一旦做出了决定,任何人都不可能让他有所挽回的。 但秦晋很快又对处置结果做了补充。 “当下正值战时,临阵斩将于大局不利。所以,对裴杨二人的斩首刑罚,须待平叛以后执行。但秦某在此立誓,此举绝非有意姑息纵容,若食言便教秦某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面面相觑,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裴杨两人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可以秦晋的性子,说到便一定会做到,将来平叛以后,他们还是免不了要挨这一刀。 “……褫夺军职,白衣效命于军前!” 当天日落之前,杨行本带着数十个随从赶回新安。 当他出现在军中时,所过之处,身后都投来了复杂异样的目光。 进入中堂以后,杨行本还是那副息怒不惊的模样。 “末将杨行本拜见大夫!” 秦晋点了点头。 “你可有解释?”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直接问了出来,不用明言,二人都知道所指的究竟是什么。 “末将忝为一军之主将,却不能保全大军,以至于神武军出现前所未有之危机,甘愿受罚,没有解释!”